活动回顾丨张真:南戏故里再说南戏

发布日期:2022-09-22

2022年9月18日上午,浙江传统戏曲研究与传承中心张真主任应邀前来书院,为我们讲述南戏的历史。


南戏最早出现于温州(古为永嘉郡),称为“温州杂剧”“永嘉杂剧”,亦称南词。为有别于北曲杂剧,后人简称之为南戏,是我国最早的成熟的戏曲形式。 

高则诚《琵琶记》是既是宋元南戏的高峰,又是明清传奇的开山之作,被誉为“南曲之祖”“传奇之祖”,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与《西厢记》成为中国戏曲史上的双璧。

近人冒广生先生曾将南戏与永嘉学派并称为温州学术文化之“二霸”。


南戏为什么起源于温州:



1、宋室南渡,宋高宗一度避难温州,太庙也迁至温州,大量人口南迁温州。

2、随着商业发达,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就日益壮大,越来越需要文化和娱乐。

3、温州“控山带海,利兼水陆”,称为对外贸易的通商口岸,设有市舶司,窑业、造船业、铜器业、绸业,尤为著名。

4、温州地区长期以来就有着尚歌舞、信鬼神、多淫祀的传统,民间又流传着“俗曲俚词”,“社火”更盛。凡此种种,都称为南戏产生的土壤。


南戏的主要特点:



《永乐大典戏文三种》:

早期南宋戏文,可考的有《赵贞女蔡二郎》《王魁》《乐昌分镜》《陈巡检梅岭失妻》《王焕》《张协状元》等。

1920年《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发现。叶恭绰,英国伦敦。包括早期南戏《张协状元》《宦门子弟错立身》《小孙屠》。

2009年的再发现。台湾嘉义大学汪天成教授,台北“国家图书馆”。北京——伦敦——北京——天津——香港——东京——上海——南京——台北

《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也叫“四大传奇”,简称荆、刘、拜、杀。这些剧本,明徐渭在《南词叙录》“宋元旧篇”内有著录。《荆钗记》让南戏享誉全国。

南戏的域外传播与遗响:


南戏的域外传播,包括两方面,一是对古本南戏的收藏,二是对经典南戏加以翻译。


今天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人类口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昆曲,即是南戏的直接流传形式。

南戏四大声腔:昆山腔、弋阳腔、余姚腔、海盐腔。


最后,书院执行院长吴东向张主任颁发讲学证书,本次讲座活动圆满结束。

书院地址
温州三垟湿地公园西南五福源内
联系人
郑老师
电话
0577-89855818  89881099
关注微信
Copyright © 2020 南怀瑾书院版权所有 浙ICP备2001467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304020010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