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香火:温州南氏家族简史节选(上)

发布日期:2022-03-14

衣冠南渡三千里;香火东传八百年”,这是笔者作为裔孙,概括温州南氏历史的联语。

自南宋初年迁徙以来,南氏家族就注重宗谱纂修,记录下家族历史,迄今至少重修十六次,现知最早一次修谱在元朝晚期,现存最早宗谱为清光绪十二年(1886)山东益友堂刊本《墩头南氏宗谱》。

本系列文以历代南氏宗谱、田野调查、温州府志、乐清县志以及其它文献古籍为依据,按时间顺序,概要叙述南氏家族的迁徙、繁衍、科举、名人、遗迹、文化等方面史实。
除本文外,单独成篇分别为《南仰周:热心公益,道尹赠匾》《南镜秋:女子戏班开创者》《南宗景:矢志中医科学化》《南延宗:发现铀矿的地质学家》等,将依次续上。

南巘(yǎn):北宋进士始迁祖 

据清光绪版南氏宗谱记载,温州南氏家族始迁祖为南巘,其上辈失载,据说为西周宣王时大将南仲后裔,另据宗谱载南氏二十二世孙女婿、清乐清贡生郑锡庆《弍难千古碑》“南八霁云公与雷万春将军同死社稷,迄今分享武林庙,称二圣,诚哉圣乎,而神兄弟复以苗裔,为瓯郡社主”,则又传为唐朝名将南霁云后裔。

南巘生卒年不详,享寿63岁,谱名智巘,字文陟,号静斋,世居河南洛阳,登北宋宣和年间进士第,官任江苏徐州签判,全称“签书判官厅公事”,辅助知州知府处理政务,总理诸案文移,通常以京官以上充任。

北宋末年,因金兵侵入中原,都城“东京”开封府(今河南开封)陷落,徽钦二帝被俘,史称“靖康之难”。靖康二年(1127),北宋灭亡,康王赵构即位“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后称南宋宋高宗。面对天地倾覆,南巘忠心不改,“公贤劳王事,尽瘁斡旋”。
建炎四年(1130),赵构避难至温州,众多北方官宦士族跟随而来,由此陆续迁徙定居,掀起了东晋南渡、唐末动乱之后的温州又一波移民高潮,仅仅宗室子弟就有太宗(赵匡胤)派、太祖(赵匡义)派、魏王(赵匡美)派的三支赵氏徙居乐清,而其他姓氏中则有南氏南巘,“公携家追随,不避艰辛”。


当年正月,南巘坐船至温州乐清琯头,苦于官卑、年老、家累,当看见瓯江边的茗屿乡重石村(今属乐清市磐石镇)“山水佳丽”,南朝宋中国山水诗鼻祖谢灵运曾游览这一带题诗,便悠然心慕,告老归隐该村,被敕封为“卫驾功臣”。

南巘后葬于重石村。2001年,年久埋没的南巘墓重新出土,坐西朝东,扶椅式,青石结构,现为乐清市文保单位。


1999年,为重修南氏宗祠,应家父嘱托,南怀瑾题联寄来“百代渊源,河洛东南留一脉;千秋忠义,神灵海上有孤臣”,捐助2000元港币,上联即指温州南氏是从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北方的河洛迁徙到东南的温州,套用成语,可谓“北”辕“南”辙,下联则指五世南增顺、南敬顺两兄弟(见下文)。


南巘生二子,长子南星祥,字招奎,无后裔,享年43岁;次子南星瑞,字焕奎,行仁二,享寿73岁。南宋绍兴末年(1162),南星瑞把家从重石再搬到黄华的海滨定居,即瓯江之北,长林之左,岐山之阴,地名墩头,看中此处“山明水秀,俗厚风淳”,因姓以名其里,称为南阳(水北为阳),子孙繁衍,耕读传家,兼从事晒盐业、打鱼业等,住宅连绵扩大,渐成村落,形成墩头村、殿后村,明清属于长安乡六都二图。

大约民国时期,因为是南氏族人住宅区,此地统称为南宅,当代则扩大为四个行政村:殿后村、三宅村、华东村、南盐村。而考察村史,如果南宅是一座南氏“大宅”,面积最小的殿后,却是这座大宅的中堂,因为代表性的人物与古迹大都出于此。

南遇福:白石大会市起源人

孟母三迁,择善而邻;洛阳、磐石、黄华,南氏三迁,从南宅开始,从南宋开始,绵延起八百多年的血脉,一路铿锵把历史踩出深深浅浅的脚印。

井虹寺乃千年古刹,据现存最早的乐清县志、明《永乐乐清县志·卷五·寺院》记载,五代十国后梁末帝朱瑱贞明五年(919)赐额为“保安禅院”,北宋大中祥符年间赐额为政洪院;据清《光绪乐清县志》,北宋元丰七年建有释迦牟尼佛经幢;据清乐清恩贡生、梅溪书院主讲林启亨《乐清新志后议》,南宋时叫接待寺。南宋末年乐清籍参知政事刘黻有诗《登斗山接待寺》“塔影寒流上,渔帆落照间”。

因为是南氏先祖重建,又有南氏族人办学,可谓家庙,所以南怀瑾少年时寒暑假两次至此读书自修,“单身只影,静趣盎然。山长生员,皆自不二,无师自通,每独失笑”,1932年写有现存最早的处女作《暑期自修于井虹寺(政洪寺)玉溪书院早归》七绝:“西风黄叶万山秋,四顾苍茫天地悠。狮子岭头迎晓日,彩云飞过海东头。”该寺有楹联“得一日斋粮,且过一日;有几天缘分,便住几天”,南怀瑾自承终身受其影响。1996年清明时节,他应故乡人士重建井虹寺邀稿,撰写《重建井虹寺记》,并捐款两万美元。

六世中有南敬道之子南遇福(1280—1349),字天兴,号古愚,行肃七,“治居地,倾压一乡;掌田庄,遍连数邑”,朝廷缺饷求金,他纳钱万贯,授为元代福建泉州晋江。
书院地址
温州三垟湿地公园西南五福源内
联系人
郑老师
电话
0577-89855818  89881099
关注微信
Copyright © 2020 南怀瑾书院版权所有 浙ICP备2001467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304020010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