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人常做好事

发布日期:2020-10-22

父亲一直反对个人崇拜,反对修建个人纪念馆之类。当年,峨眉山大坪寺的师兄弟们曾邀请父亲主持重建大坪寺,他拒绝了,就像拒绝修建故居一样。因为父亲关注的是人的慧命,不关注事物的表象。

后来,父亲应温州市政府邀请,牵头倡导投资修建金温铁路,为此不辞辛劳,四处奔波,地方政府为了彰显父亲的功德,有意出资修建我们的故居,并多次征求父亲的意见,父亲还是再三给予推辞。

随着金温铁路建设的推进,父亲在家乡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一些同乡发小以为父亲在外面发了洋财,各种求助纷至沓来,让父亲哭笑不得,不知道该怎样回复。

大约是1990年,老家翁垟镇地团叶的村民叶乾奶、叶邦仁等人给在香港的父亲写信,希望父亲帮助家乡修建一个老年活动中心,让地方上辛苦了一辈子的老人有一个老有所乐的场所。

起初,父亲并没有答应自己捐资修建,但连续接到村委会以及幼时发小的书信后,父亲感觉盛情难却,便决定自己出钱,为老家建一座老幼安乐宫。他再三声明:“今但先言收购及乔迁,希望在时间上、偿付代价上有合理确立,尤其不可使一人有勉强抱怨之心。”随后,他马上电汇了第一笔资金20万美元给当地政府。同时回信希望建一个“老幼安乐宫”,可以让老年人在安乐宫里照顾、教导儿童,也让儿童学会侍奉老年人,树立中国传统文化好榜样。

故居修建之初,由于筹建会对父亲的心意没有领会解释清楚,一些村民以为父亲是以捐资家乡的名义兴建个人的乐园,占家乡人便宜,把村里搅得不得安宁。还有一些村民干脆把自己的不满和意见直接写信告诉父亲。父亲看后非常惊骇,曾一度决定放弃修建老幼安乐宫。他特别在回信里表示:“不希望有一家,或一人为此而不安,不然因为地方做好事,而成恶意,实非我愿。”后地方政府出面向村里乡亲进行解释与协商,说明了其中的误会,父亲这才释然。

此后,父亲陆续汇款500多万元给家乡修建故居。1994年,我们家的故居扩建工程在当地政府的统筹安排下胜利完工。扩建后的故居占地面积4.975亩,建筑面积1000余平方米,十分可观。父亲是一个讲求信用,注重法律的人,他特地委派王伟国表兄到乐清和地方政府按照法律规定签订捐赠协议,并特地手书《乐清老幼文康活动中心赠言》一文,讲明原委。父亲写道:

 

我生于此地长于此地而十七年后,即离乡别土。情如昔贤所云: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书万卷,神交古人。旋经代嬗变五六十年后,父罹世变,未得藻雪,老母百龄,无疾辞世,虽欲归养而不可得,故有此筑。即以仰事父母之心转而以养世间父母,且兼以蓄后代子孙。等身著作还天地,拱手园林让后贤,以此而报生于此土长于此土之德,而无余无负。从今以后,成败兴废,皆非所计,或嘱有言,则曰:人如无贪,天下太平;人如无嗔,天下安宁!愿天常生好人,愿人常做好事。

岁次乙亥冬月中旬即一九九六年一月上旬 南怀瑾书 时年七十八

 

1996112日,经温州市政府批准,乐清市政府接受了父亲无偿捐赠的“乐清市老幼文康中心”房产。根据父亲的意愿,乐清市政府将该中心转交翁垟镇政府及当地老年协会管理使用。如今,这座园林式的活动中心成为了翁垟镇地团叶最好的休闲活动场所。

父亲始终认为,捐钱盖楼容易,修桥铺路也容易,难得是将“人心的大道”铺设到每个人的心里。他以“公天下”为人生理念,不为私,不为自己和后人,自然更不会把自己的财富留给其他个人或公司团体。自从1949年离开家乡后,父亲再也没有回过生养他的这个地方。把这个寄托了他对家乡无尽思念的活动中心正式移交给故乡政府,是他得以“报生于此土长于此土之德”的一桩心愿。

 

(选自浙江人民出版社2018年3月出版《人生路漫漫》一书,作者南小舜,1937年4月生,系南怀瑾先生次子,曾担任温州市政协常委。出版有《人生路漫漫——南怀瑾家族三代的人生沉浮》等著作。)

书院地址
温州三垟湿地公园西南五福源内
联系人
郑老师
电话
0577-89855818  89881099
关注微信
Copyright © 2020 南怀瑾书院版权所有 浙ICP备2001467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30402001063号